鄭州地鐵,是鄭州市第一個軌道運輸系統。根據規劃,由八條線路組成,總投資1000億元。地鐵建設分為起步、發展、成熟完善3個建設階段。2009年06月06日,鄭州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動工;2010年12月28日,鄭州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動工。2013年09月16日鄭州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空載試運行,2013年12月28日鄭州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通車運營,鄭州成為中原地區第一個擁有軌道交通的城市,中部六省第二個擁有軌道交通的城市,全國第十九個開通地鐵的城市。鄭州地鐵一號線的開通,為緩解鄭州市交通堵塞起了很大作用。遠景年,鄭州都市區軌道線網共規劃17條線路,覆蓋鄭州新區、航空港區、滎陽-上街組團、新密、新鄭和開封等地區。
背景簡介
鄭州市發展迅速,道路交通面臨的巨大壓力,已經影響到了城市發展。由于京廣鐵路、隴海鐵路對城區的分割,嚴重影響了城市各功能區的聯系。同時在城市主干道的重要公交走廊上,公交車輛滿載率均已超過100%。單靠城市公交調整,已經無法滿足市民出行需求,建設地鐵分流市民出行勢在必行。2001年鄭州市規劃局提出了建設地鐵。2003年10月下旬,鄭州輕軌1號線一期工程“預可行性研究方案”,通過國內城市軌道交通專家論證。2006年初,鄭州將原計劃“輕軌線”調整為“地鐵線”,規劃了鄭州地鐵“三橫兩縱一環”的框架性方案。隨后的兩年,經過幾十次技術專家論證會,鄭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(2008年和2015年)通過了國家發改委、國家文物局、國家環保部等部委的審批。2008年12月31日,鄭州地鐵規劃經國家發改委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會審后,呈報至國務院。2009年02月06日,鄭州市地鐵規劃獲得國務院批準。
線路介紹
鄭州地鐵近期規劃由8條線路(遠期規劃17條)組成,為“四橫三縱一環”的網狀結構。8條線路,共設置有37處換乘車站。
鄭州地鐵1號線
鄭州地鐵1號線,起于高新區河南工業大學,止于鄭東新區的河南大學國際學院,途經長椿路、(規劃)站前大道、建設西路、中原東路、人民路、金水路、鄭東新區CBD、金水東路、明理路。長度41.4公里,站點數量29個,換乘車站7個,平均站點間距1.29公里。
1期20個站點名稱由西向東依次為:西流湖站、西三環站、秦嶺路站、桐柏路站、碧沙崗站、綠城廣場站、醫學院站、鄭州火車站、二七廣場站、人民路站、紫荊山站、燕莊站、民航路站、會展中心站、黃河南路站、農業南路站、東風南路站、鄭州東站、博學路站、市體育中心站。
1號線二期線路全長約15.4km,其中西段線路長度9.869km,東段線路長度5.531km,均為地下線,共設站10座,均為地下車站。工程計劃于2014年6月底前全面開工。本次先行開工建設的河工大站為1號線二期市政配套工程。本站為1號線二期工程起點站,位于高新區長椿路與蓮花街交叉路口,地下二層島式車站。車站長507m,寬19.5m,埋深14.55m。已于2013年12月23日開工。
鄭州地鐵2號線
鄭州地鐵2號線是一條南北走向的線路,規劃設計長27.7公里。一期工程起于廣播臺站,止于南四環站,全長20.655公里,共設車站16座。鄭州市市政府副秘書長潘開名在介紹軌道交通2號線工程時說,按照建設時序,計劃于2015年7月1日,鄭州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將空載試運行。年底試運營。建成后,可與1號線形成大十字形態,實現中心城區四個方向的快速換乘。截止2012年底,廣播臺和向陽路車站主體結構已封頂,南三環—向陽路區間已實現雙向貫通。農業路站、黃河路站、東大街站3個站2013年實現開工建設。
鄭州地鐵3號線
鄭州地鐵3號線是中心城區一條由西北至東南的斜向徑向軌道交通骨干線路。3號線一期工程北起于惠濟片區的省體育中心的新柳路站,南止于經開區經開十七大街的航海東路站,線路沿長興路、南陽路、銘功路、解放路、西大街、東大街、鄭汴路、商都路和經開第十七大街敷設,沿途串聯了二七廣場商業中心、經開區片區中心等各級城市功能中心,線路長約25.2km,全為地下線,設車站21座,車輛段1座、停車場一座。平均站間距為1.29km。數量31個,換乘車站8個,平均站點間距1.36公里。按照規劃,3號線一期工程預計2014年初動工,2018年底通車,總建設期為5年。
鄭州地鐵4號線
鄭州地鐵4號線,起于惠濟區人民醫院,止于加州工業園區,途經新柳路、沙門路、龍湖中二路、城市第一中心軸線道、中州大道、七里河路、佛崗東路、佛崗路。長度34.70公里,站點數量25個,換乘車站7個,平均站點間距1.45公里。
鄭州地鐵5號線
鄭州地鐵5號線,起止于鄭州東站,途經黃河路、桐柏北路、桐柏南路、航海中路、航海東路、經開第八大街、第三東西橫貫道路。長度40.61公里,站點數量32個,換乘車站10個,平均站點間距1.31公里。
鄭州地鐵5號線為環線,線路全長40.72km,均為地下線,總投資為2743202萬元。
地鐵5號線線路沿黃河路、經開第八大街、航海路、桐柏路、西站街、黃河路、未來北路、繞CBD至龍湖外環東路,入中興路,過鄭州東站,轉經開第十大街,至航海路,入桐柏路,最后沿黃河路回歸于南陽路,形成環線。
此次主要對未來北路-經開第三大街站車站位置、東環路站、航海路西站、桐柏路站、沙口路-經三路站車站位置進行了優化調整。新增嵩山北路站、眾意西路站、熊兒河路站3座車站。
鄭州地鐵6號線
鄭州地鐵6號線,起于金海糧油市場,止于龍子湖高校園區,途經大學南路、大學路、隴海中路、隴海東路、未來大道、商鼎路、第四東西橫貫道路、龍子湖中路。長度24.30公里,站點數量19個,換乘車站6個,平均站點間距1.35公里。
鄭州地鐵7號線
鄭州地鐵7號線,起于東趙,止于候寨,大致沿文化路-金水路-大學路。長度約29公里,站點數量20個,換乘車站9個。
鄭州地鐵8號線
鄭州地鐵8號線,起于高新新城,止于龍子湖高校園區,大致沿科學大道-東風路-祭城路。長度約33公里,站點數量24個,換乘車站10個(含與都市區地鐵的換乘站4個)。
8號線西段與原3號線西段相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