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智慧春運”溫暖旅客回家路
1月21日,2019年春運正式啟幕:40天內,29.9億人次將踏上旅途,匯聚成“流動的中國”。
又是一年春運時,數以億計的旅客奔波在團圓的道路上,再遠的歸途也成為了回“家”的路。在如此巨大規模的“遷徙”背后,需要多種交通運輸方式的密切配合,而今年鐵路部門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,也讓我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“智慧春運”的魅力。
智慧春運讓出行路更順暢。這個春運,鐵路部門推出“刷臉進站”的自助式服務大大節約了檢票進站時間,“電子客票”、廣深鐵路的“刷支付寶進站”等措施,讓旅客不再需要提前到站排長隊取票甚至無需購票,只需簡單操作,便可輕松實現進站乘車。從現金窗口購票、網絡購票再到刷身份證“無票乘車”,在如此快節奏的生活中,不僅僅縮短了旅客潛在乘車時間,更為春運客流激增、提高出行效率提供了全新的選擇。
智慧春運讓出行路更溫馨。母嬰室地理定位信息系統、外賣訂餐、APP預約等等“互聯網+移動智能應用”服務,讓“科技改變生活”更接地氣、更得人心,從“人性化服務”理念出發,“互聯網+”讓以往擁擠、嘈雜的春運變得更加智能、更加高大上,讓春運回家路不僅限于走得了,更要走得溫馨舒適,充滿人文情懷的各項措施為旅途增添了濃濃暖意和溫情。
智慧春運讓出行路更從容。以前說起春運,往往是“擁擠”、“無序”的代名詞,但如今虛擬實境(VR)導航、智能機器人引路等等智能技術、信息技術的廣泛投入使用以及公鐵聯運、“高鐵+航空”等聯運服務的推出打通了出行服務的最后一公里,減少了春運旅途中因換乘帶來的困擾,在提升運能運力的基礎上,讓回家路變得更加從容。
今年春運客座總能力比去年增長5%以上,其中高鐵動車組增長17%以上,投入81萬余輛營運客車、2100多萬個客位;客運船舶運力達2萬余艘,約100萬個客位;預計安排航空班次53.2萬班,比上年春運增長約10%......這些看起來冰冷的數字背后,體現著多種交通運輸方式為保百姓順暢回家路的深情厚誼,而體現科技范兒的“智慧春運”也讓我們的歸途充滿了幸福感、獲得感。